2016年9月12日

Gico 擴充功能---有問題-->移除

看到朋友分享 署名為我 的Video
好奇他分享我甚麼Video

開了 分享的video ,要我 加入 Gico 擴充功能
====>
看看Chrome的擴充功能
如果用Chrome瀏覽器,
移出Gico這個擴充功能元件(選[垃圾桶]圖示)

別有洞天!鹿特丹打造全球最美「菜市場」

別有洞天!鹿特丹打造全球最美「菜市場」

20160528

http://photo.chinatimes.com/20160528003744-260804

 

歐洲仍然保有假日市集的傳統。每逢固定日期(通常為周六,但非一定),販售蔬菜、炸魚、麵包、糖果等,不同的攤販,會在各城市的集會廣場搭起臨時棚架販售商品,到了下午收攤後,再將棚架拆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而在荷蘭鹿特丹,這個開幕不到一年半的Markthal市集,是由荷蘭建築大師庫哈斯(Rem Koolhaas)操刀設計的建築

 

被媒體選為全世界最漂亮市集,吸引超過百萬觀光客到這裡優雅逛市場。

王可言博士(2016.09.11)在TEDxTaipei 年會 談"金融科技

今天(2016.09.11)在TEDxTaipei 年會 談"金融科技。 為甚麼對你我重要?"
是我講過最挑戰的一場。15分鐘,要讓不同背景的人都聽得懂。
最後決定由信評切入。
有點難度。只有淺出,談不上深入。

好朋友聽寫的演講內容:(揪感動)
王可言博士

金融科技今生前世,三千年開始
農夫甲到市集帶著一鵝兩雞
一隻鵝換了一個犁頭 最早期的以貨易貨交易 
一隻雞換了一袋種子 一個月後種子送到 最早的期貨交易
剩下那隻換了一個板車 但板車價值高出雞很多 所以農夫同意每個月送一隻雞給木匠 這就是最造的借貸 頭期款 分期付款
這些交易談成了握手成交 這就是最早的口頭合約 執行是執行在信用上面
但在合約內容常常會有認知上的誤差 這就是有爭議來源
後來大家就把合意內容寫下來 這就是最早期的契約
契約的執行會偶有違約的情況 
在金融上 偶而有人違約的話 未來我們怎知道跟誰交易可靠
於是有人把交易的過程記錄下來 叫做信用評等
以物易物的過程 因為價值不等 造成不公平交換 產生了賺價差的機會
後來有了錢幣 成為交易度良工具 所以有價差時 餘額就用錢幣支付就解決 
所以餘額保債就有幾千年
六百年前 因為有錢 所以需要有人管理 所以銀行出現
銀行管理前儲存交易借貸等等 收受手續費 也有系統紀錄下來 成了信用評比制度化
有錢的人 不願放在銀行金庫裏面生鏽 所以投給出海貿易或搶劫的船隊 這就早期的投資 但是船隊風險很高 所以需要有人分攤 這就是股份有限公司

出海的團隊需要有人保險 保險就誕生
錢很多的時候要分散風險 需要有人幫忙不同的類型投資 產生了理專
金融服務模式幾乎都沒改變
一九五零年代IBM誕生 銀行交易數位化 大大提高效率
所以技術在金融服務業有了地位 有了工具以後銀行開始創新
所以不同的基金 對沖基金 債務打包在打包眼花撩亂 這麼複雜 所以理專變得很重要 分行也越蓋越漂亮
一九九零年代 網際網路風行 於是開始銀行網路化
分行重要性開始降低 。 智慧手機風行 可以透過手機處理所有金融業務 這就是銀行行動化
銀行發現人潮消失不管減少櫃台賣咖啡還是沒用 於是銀行關閉潮出現 就是我們最近看到的
傳統銀行掌握金融主導權所以開始有人靠炒作套利開始取得更多利益 華爾街變成狼群集中地方 讓金融界沾了不好名聲 保險業也做了不誠信保險業務
在美國保險IT人員告訴我 連我們自己提保不管什麼理由都容易被拒絕 公司SOP都這樣 這就傳統金融面對的問題
為了降低風險 對於大眾取得服務成本越高 越有錢的成本卻越低 這服務不平等現象 WEF去年提到 全國開發中國家 融資缺口達二點三兆美金這麼大 中小公司企業成長和社會發展受到影響
有二點五兆成年人沒法得到銀行服務
這是一種很大的商機 因為銀行傳統和規避風險 人工 和各成本的'無法處理很多小額活動 這就是金融科技的機會
比爾蓋茲一九九四年提到 銀行金融必須 但是銀行未必 將來可能會被取代
到二零零七年金融海嘯 銀行緊縮銀根 個人或團體都貸款不到錢 導致找非金融機構借錢 地下錢莊就是 年利息百分之三十 中小企業永遠無法翻身 永遠付不完
科技界做網路交易的 所以透過網路商業平台 媒合 沒錢和有餘錢的
網路的商務平台 所以他們比銀行瞭解這些人 透過資料分析評估 這就是金融科技的由來
傳統金融有三大類 銀行 證券期貨 保險
三業務有共通點 除保險例外 銀行等在分行 由被服務人提要求 再來決定是否要服務他們
因為這模式的區別所以透過科技去了解使用者需求 來提供主動服務
不論做什麼都需要錢 有金流問題 透過生活結合來提供新服務
這是對傳統金融很大衝擊
為什麼金融科技重要 台灣發展得晚 大聲地討論是今年開始
國際是二零零七年開始 不過對現在而言 這也是過去的傳統科技
要能夠回到當初金融服務的目的 服務生活 只要掌握這個 金融科技是很有機會的
人從生老病死吃喝玩樂醫建安保 我們提供更好服務 減少成本提高利潤 透過科技去分析提高安全和便利 就是金融科技精隨
三要素 信用 風險管控 時機
傳統金融業大部分是人力完成
數據為中心 大數據 區塊練 雲端大數據 信評 這樣基礎來服務
過去金融問題 信評是為菁英設計 以你財富和交易歷史
過去中小企業和個人他不接受
所以科技業者需要結合其他產業 幫他建立信評
過去金融義平等也有問題 川普先生證明有錢人信用未必好 孟加拉得主証明窮人信評未必差 幾乎沒倒債 
我們需要把它們找出來 這就是我們的服務 比現有金融交易小 但是聚沙成塔 蒐集你的好友學經歷等等 對中小企業產業鏈的環境因素來評估
過去是評估還款能力 現在是評估還款能力和意願 要從非結構性資料要找出來
當我們可以篩選出好的對象 而服務他們 社會就會繁榮 這就很重要
台灣有很多挑戰 我們要發展最可能成功模式 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串連所有資源 形成生態圈 第一我資訊會充足 第二我們能整合起來提供共通平台給新創新者去發展 提供三百六十度分析 給負責任創新


http://livestream.com/accounts/50006/events/6318153/videos/135390139

01:06:20

王可言

搜尋

標籤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