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0日

小三

今天嫂嫂 參加孫子幼稚園辦活動,
共有三個小班,每個班出場時,要喊口號:
小一班喊的口號是:"小一,小一,勇奪第一! 小二班口號是:"小二,小二,獨一無二。 等到小三班出場,喊出了,令在場所有人,都樂趴下的口號:
"小三,小三,爸爸的心肝! 全場媽媽們都昏倒。。 哈哈一笑!

2016年9月29日

LoRa (LongRange)

LoRa (LongRange) 是最新的物聯網無線通訊技術,
特色是通訊距離長 (可達 5-15 公里),
低功耗(非常省電),使用電池就可能長達數年不需更換電池。
非常適合戶外物聯網的各種應用的數據收集。
台北市近期建置的物聯網 IoT 試驗平台,
美國加州葡萄園澆水灌溉管理,
以及日本東京八王子市的物聯網應用平台 
也都是使用 LoRa 技術來建置。

2016年9月28日

​杜紫宸觀點:智慧機械─突破本位主義,重視中國大陸市場

​​
​​
杜紫宸觀點:智慧機械
突破本位主義,重視中國大陸市場

杜紫宸 20160928

http://www.storm.mg/article/168860

為什麼叫智慧機械呢?指的是說一般精密度提高之外,需要加入感測、計算還有通訊的能力。感測、計算、通訊最終是希望可以調整機械或機器手臂位置、姿勢、動作。可是目前大部分機械手臂還是比較固定,沒有這麼大彈性,缺就缺在對物件及其附近狀況的精細感測能力。

因為工業 4.0 的製造任務比較複雜,可能不是做單一產品且客製化,也就是每一件產品都會隨著規格、需求而改變,所以每一個機器設備的工序可能會改變。就像一個球隊一樣,隊員之間要有互相的搭配,機器本身接受軟體控制的能力要變得很強。

通訊是指機器可以把本身的狀態傳達給外界

 

五個先進設備生產國家,對於工業 4.0 的設備發展的方式不一定相同,甚至基礎架構都不同

台灣如果想進入這些國家之列,僅靠現在的台中精機、友嘉、上銀這些公司的努力可能還不夠,所以現在不少資訊軟體的公司想跟機械產業整合,比如說像研華電子等。

怎麼讓 ICT 智慧解決方案公司和機械企業變成一組團隊合作,恐怕才是正確的解決方案

所以智慧機械產業要談發展,首要是機械跟電機、電子要整合,再來是需要不同領域但有真正共識的專家與企業真心的合作。

千萬不要刻意去創造新標準,新標準代表你跟人家講話講的是不同語言,福州話跟廈門話就是不一樣,不能溝通的下場就是只能依靠內需市場或是自行開創市場,會非常辛苦,所以我建議剛開始就要盡可能地跟國際大型集團,像西門子、GE、飛利浦等大型集團靠攏,寧願成為他們的附庸夥伴,也不要想著自己當老大。

過去台灣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就是看到新機會,自己訂標準,以為保障自己不會被別人學習抄襲,但自己訂的標準沒有人用,過去有非常多失敗例子都是這樣。我們是一個經濟小國,切忌自訂標準。

目前精度和智能化程度趕不上日本、德國的機器手臂,我們想賣給歐美國家恐怕不簡單;再說了,賣給東南亞國家也不太可行,因為東南亞國家工業化的程度還不需要所謂的智慧機械,他們比我們進度更慢。所以台灣未來十年的智慧機械目標十分清楚,如果真的製造出智慧機械,最好的潛力市場就是中國大陸,因為中國大陸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生產國,亦適逢中國大陸需要汰換設備升級到工業 3.0 以上的層次,符合台灣未來可能可以提供的產品品級。

未來他不再做單一的事情,而是必須了解整套系統,透過智慧的方法指揮機器,了解怎麼接收機器的訊號,做有效的管理。

 

2016年9月17日

從ApplePay進入台灣 談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策略

ApplePay進入台灣 談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策略

2016/05/23-王可言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packageid=10539&id=0000470976_M5TLGGLT6NDMUM7MMPOT9&cat=50&ct=1

ApplePay入台引起的爭議:該不該讓ApplePay在此時此刻入台?

贊成立刻開放的人士認為:

1.開放ApplePay可讓國人與國外同步,率先享受金融支付服務的方便。

2.有助於台灣代碼化服務平台(Token Service ProviderTSP)的開發與應用。

3.台灣是小國,小國沒有不開放的權力。

4.台灣金融科技產業應自行發展國際競爭力,要求政府保護,永遠也長不大。

反對此時開放的人士認為:

1.全世界到目前為止一共只有6個國家開放ApplePay,台灣不必急於一時。

2.行動支付的重要,在於可以取得第一手使用者的消費資料,這些資料對金融科技公司了解顧客行為頗為重要。

3.ApplePay資料中心設在國外,導致台灣消費資料外流,不但有可能造成稅收困難及國安問題,更可能讓台灣金融科技產業失去主導權。

4.台灣行動支付業者正在起步階段,此時開放,蘋果挾其國際大廠品牌與低價優勢,將橫掃市場,讓台灣廠商還沒起步就被消滅了。四大金控爭奪ApplePay代理權,證明了支付業者的憂慮不是空穴來風。

ApplePay將信用卡或金融卡數字化,並用一個加密儲存付款資訊的專用晶片取代卡片上的晶片或磁條,讓iPhoneiWatch可以透過無線近域通信天線(NFC)與交易點的銷售終端(POS)連結,達成交易。

它和許多國家已經使用的非接觸式支付方式類似,但蘋果增加了雙重身份驗證(iPhone的觸控身分認證和電子錢包)以增加安全度。蘋果也強調他們不會追蹤使用者的消費記錄,消費記錄將留在客戶、供應商和銀行之間。

大多數觀察家都看好蘋果以動態驗證碼(Tokens)保護使用者身分資料的交易模式與方便的使用者體驗,認為ApplePay應該會成功。

ApplePay更夾蘋果金彈優勢,只收取0.15%0.3%手續費(是台灣業者的十分之一),台灣行動支付業者幾乎沒有能力與之競爭。

 

ApplePay只是國際大廠進軍台灣金融業的前哨戰,ApplePay以行動裝置將信用卡虛擬化。並沒有改變基本的信用卡消費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如何與電子支付機連結,收集使用者消費資訊,透過大數據分析,了解使用者習性與需求,據以創造更好的金流與生活服務機會。

 

這些公司極可能像UBERAirBnB一樣跨境入侵。到時候台灣金融科技產業如果沒有國際競爭力,會很快喪失金融自主力。這對國安與經濟發展都是一大威脅。

開放與保護,我們的策略到底是什麼?

開不開放ApplePay來台,對台灣金融產業未來的發展影響深遠。我們不應獨惠蘋果,要開放,就應訂一個可以讓國際大廠進來,且讓台灣的金融科技公司也有公平合理競爭機會的規則。尤其不能讓國際大廠以低價把台灣新創業者打垮。

台灣的未來在哪裡?

金融科技是近10年來台灣轉型升級最大的機會。我們最大的弱點是法規、速度與價值網絡。

台灣政府與大陸及多數國家不同的是,這些國家只要沒有明文禁止的項目新創公司都可以推動台灣則是法規沒規定的都不能做。在這模式下,只要一創新,就觸法。
台灣公務員深怕涉及圖利私人公司之嫌,在防弊重於興利的作法下,不願積極修法,可能把我們的未來都防掉了。建議新政府鼓勵金融界投資金融科技公司。透過法規鬆綁,租稅減免,鼓勵新創公司聚焦金融科技生態圈,透過合作,快速發展。

在合作的時候,我們必須有自己的技術,我們才能擁有主導權,尤其是有關資訊的活動,如掌握交易資訊的支付、快速開發平台、大數據水庫、分析、信評等。我們一定要能主導,否則等於是把金融大權拱手讓人來掌控。

美國人對「一帶一路」的戰略思考(強烈推薦)

美國人對「一帶一路」的戰略思考(強烈推薦)

http://wechatinchina.com/thread-331143-1-1.html

 2015-10-1

參考:

中國國務院正式公佈:中國一帶一路規劃(全文)

 

19447月,美國為了從大英帝國手中接過貨幣霸權,由羅斯福總統推動建立了三個世界體系,

一個是政治體系——聯合國;

一個是貿易體系——關貿總協定,也就是後來的WTO

一個是貨幣金融體系,也就是佈雷頓森林體系。

 

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之初,為了確立美元的霸權,美國人曾經對全世界做出承諾,就是要各國的貨幣鎖定美元,而美元鎖定黃金。

怎麼鎖定呢?每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

說的簡單點,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意味著美國人不能隨便地濫印美元,你多印35美元,你的金庫裡就要多儲備1盎司黃金。

美國之所以有底氣對全世界做出這樣的承諾,是因為它當時手中掌握了全球80%左右的黃金儲備。美國人認為,我有這麼多黃金在手,用它去支撐美元的信用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按照美國的承諾,每35美元的流失就意味著1盎司黃金的流失。

19718月,美國人手裡的黃金大概還有8800多噸,這時美國人知道有點麻煩了,與此同時有些人還在給美國人製造新的麻煩。



比如說法國總統戴高樂,他不相信美元,他找來法國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要他們看一下法國有多少美元儲備,得到的答案是大概有22億—23億美元。戴高樂說,一分都不剩全部提出來交給美國人,換成黃金拿回來。



法國人對美國人的這一擊,對其他國家產生了示範效應,其他一些外匯盈餘的國家紛紛向美國人表示,我們也不要美元,我們要黃金。這樣就逼得美國人無路可走。

於是,在1971815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宣佈關閉黃金視窗,美元與黃金脫鉤。這就是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的開始,也是美國人對世界的一次背信棄義。

 

現在美元突然剎車,它的背後不再有黃金,從理論上講,它變成了一張純粹的綠紙,這個時候我們還要使用它嗎?你可以不使用它,但在國際間結算時用什麼對商品的價值進行衡量?因為貨幣是價值尺度,所以如果不使用美元,難道還能信任別的貨幣?比如人民幣和盧布之間,俄羅斯人(當時的蘇聯人)如果不認人民幣,我們不認盧布的話,就只能繼續拿美元做為我們之間的交換介質。

 

所以,美國人就利用世人的慣性和無奈,在197310月迫使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接受了美國人的條件: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須用美元結算。

 

這樣,美國人在使美元與黃金貴金屬脫鉤之後又與大宗商品石油掛鉤。為什麼?因為美國人看的很清楚,你可以不喜歡美元,但你不可以不喜歡能源,你可以不使用美元,但你能不使用石油?任何國家要發展,都要消耗能源,所有國家都需要石油,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石油就等於需要美元,這是美國人非常高明的一招。

 

20世紀最重要的事件是1971815日美元與黃金脫鉤。

 

從這一天之後,我們進入到一個真正的紙幣時代,在美元的背後不再有貴金屬,它完全以政府的信用做支撐並從全世界獲利。簡單地說:美國人可以用印刷一張綠紙的方式從全世界獲得實物財富。

因為美元與黃金脫鉤,黃金不再拖美元的後腿,美國可以隨意印刷美元,這時如果大量美元留在美國國內,將造成美國的通脹;如果美元輸出去,那就意味著全世界替美國消化通脹,這就是美元通脹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美國向全球輸出美元,也就稀釋了它的通脹。但是美元向全球輸出之後,美國人手裡就沒有錢了,這個時候如果美國人繼續印刷貨幣,美元就不斷貶值,這對美國沒有好處。

1913年美聯儲成立到2013100年,美聯儲一共發行了多少美元?大約10萬億。

 

新人民幣到現在,已經發行了120多萬億人民幣。如果按匯率6.2跟美元折算的話,我們大概發行了20萬億美元。

但由於外匯管制,美元不能在中國流通,所以央行就必須發行與進入中國的美元及其他外幣相應的人民幣,然後以人民幣在國內流通

 

美國之所以沒有通脹很大程度上就在於美元的全球流通。但是美國又不能無節制地發行美元,讓美元不斷貶值。所以要節制。可節制後手中沒有美元了怎麼辦?美國人有另外一套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發行國債,通過發行國債又讓輸出去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國

美國人開始玩起一手印錢,一手借債的遊戲,印鈔能賺錢,借債也能賺錢,以錢生錢,金融經濟比實體經濟賺錢來得痛快多了,誰還願意出大力流大汗去幹附加值低的製造業、加工業實體經濟?

971815日之後,美國人逐漸放棄了實體經濟而轉向虛擬經濟,漸漸變成一個空心化的國家。



今天美國的GDP已經達到18萬億美元,實體經濟為其GDP的貢獻不超5萬億,剩下的大部分全都是虛擬經濟帶來的。

 

美國通過發行國債,讓大量在海外流通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國,進入美國的三大市——期貨市場國債市場證券市場美國人通過這個方式錢生錢,然後再向海外輸出,這樣循環往復地生利,美國由此變成一個金融帝國。

 

美國成為金融帝國之後,開始用美元進行隱性的殖民擴張,通過美元隱蔽地控制各國經濟,從而把世界各個國家變成它的金融殖民地。

 

1971815日美元跟黃金脫鉤,意味著美國人擺脫了黃金的束縛,可以隨意地印刷美元了,美元發行量大增,美元指數自然要走低。1971年特別是1973年石油危機之後美元指數就一直在走低,這就說明美元印多了。

第一次美元指數走低之後,大量美元去了拉丁美洲,給拉丁美洲帶去了投資拉動,也帶來了繁榮,這就是70年代拉美的經濟繁榮。

美元指數走低相當於美國人開閘放水,而關閘實際上就是減少美元的流動性。1979年美元指數開始走強,意味著向其他地方輸送美元減少。拉丁美洲本來因為獲得了大量的美元投資,正在欣欣向榮的發展,突然間投資減少了,流動性枯竭了、資金鏈條斷裂了,經濟能不出現麻煩嗎?

馬島海戰爆發

離阿根廷600公里遠的福克蘭群島,英國人把它叫做福克蘭群島。

這個群島已經被英國人統回治了100多年,加爾鐵裡決定把它奪回來。但阿根廷是南美洲國家,南美一向被視作美國的後院。在美國後院打仗不能不請示美國。於是加爾鐵裡讓人給美國總統雷根帶話,看看美國的態度。

加爾鐵裡以為這是美國總統對他的默許,便發動了馬島戰爭,輕鬆收回了馬島。阿根廷上下一片歡呼,熱烈的像過狂歡節。

隨後,英國派出一支航母特混艦隊,勞師遠征8000海裡,一舉拿下了馬島。

與此同時,美元走勢開始走強,國際資本按照美國的意願回到美國。因為當馬島戰爭打響後,全球的投資人立刻判斷,拉美的地區性危機出現了,拉美的投資環境惡化了,於是紛紛從拉美撤資。美聯儲看到時機已到,立刻宣佈美元加息,加息後的美元加快了資本撤出拉美的步伐。拉美的經濟一片狼藉。從拉美撤出的資本幾乎全到了美國,去追捧美國的三大市(債市、期市、股市),給美國帶來了美元與黃金脫鉤後的第一個大牛市,讓美國人賺得缽滿盆滿。

 

當時美元指數從弱勢時的60多點一口氣躥升到120多點,上升了100%。美國人在自己的三大市牛市後並不收手,有趁勢拿著賺到的錢,重新回到拉美去購買那些此時價格已跌成地板價的優質資產,狠狠剪了一次拉美經濟的羊毛,這是美元指數第一次走強後的情況。

當第一次「十年美元走弱、六年美元走強」之後,人們並不確定它是不是規律。

亞洲金融風暴

這次主要的洩洪區是亞洲。上個世紀80年代最火的是什麼概念?「亞洲四小龍」、「亞洲雁陣」等等。

1997年,也就是美元指數整整走低10年之後,美國人通過減少對亞洲的貨幣供應,使美元指數反轉走強,亞洲大多數國家的企業和行業遭遇流通性不足,有的甚至乾脆資金鏈條斷裂,亞洲出現了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徵兆。

製造地區性危機就是為了攆出資本,那麼不打仗照樣有製造地區性危機的辦法?於是我們看到那個名叫索羅斯的金融投機家,帶著他的量子基金和全世界上百家的對沖基金,開始群狼般攻擊亞洲經濟最弱的國家——泰國,攻擊泰國的貨幣——泰銖。

 

一個星期左右,然後由此開始的泰銖危機,立刻產生傳導效應,一路向南,陸續傳導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然後北上傳導中國臺灣、香港,日本,韓國,一直傳導到俄羅斯,東亞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跟著號音從亞洲撤出的資本又一次到美國去追捧美國的三大市,給美國帶來了第二個大牛市。

三、瞄準中國

2002年,再一次開始走弱,然後,又是10年時間,到2012年,美國人又開始為美元指數即將由弱轉強做準備。辦法還是老一套:給別人製造地區性危機。

於是,我們就先後看到,在中國周邊陸續出現天安門事件釣魚島爭端,黃岩島爭端。幾乎全在這一時期密集出現。

但是很不巧,美國在2008年自己玩火玩大了,自己先遭遇了金融危機,結果使美元指數走強的時間被迫向後推延。

 

一個中國的經濟規模就相當於整個拉美,甚至比拉美的經濟總量還要大;和東亞經濟比,也可以說中國經濟相當於整個東亞。而過去十年裡,大量資本進入中國,使中國的經濟總量,以令人垂涎的速度增長到全球第二,如此一來,美國把第三次剪羊毛的目標瞄準中國,一點不奇怪。

 

▍香港占中事件

聯儲退出QE時間表。去年年初,美國就說要退出QE(量化寬鬆),4月、5月、6月、7月、8月,一直沒有退出。只要不退出QE,就意味著美元還在超量發行,美元指數就不能走強,香港的「占中」也就一直沒有出現,二者在時間表上完全重合。直到去年9月底,美聯儲終於宣佈美國退出QE,美元指數開始掉頭走強後,10月初,香港「占中」爆發。

其實,中日釣魚島、中菲黃岩島、981鑽井平臺、香港「占中」,這四個點都是炸點,任何一個點引爆成功,都會引發地區性金融危機,也就意味著中國周邊投資環境惡化。從而滿足「美元指數走強時,其他地區必須相應出現地區性危機,使該地區投資環境惡化,迫使投資人大量撤出資本」,這一美元獲利模式的基本條件。

 

點評:美國發財的邏輯很簡單,這世界上的國家都是美國圈養的一群羊,美國拿著剪刀不斷的搜羅著,看到哪個羊的毛長了就去剪一把,剪禿了再把你放回去,然後再去其它羊身上剪羊毛

歐盟與俄羅斯的接合部。亞努科維奇主管下的烏克蘭,當然不是沒縫的雞蛋,所以,才會有讓蒼蠅下蛆的機會。但美國盯上了烏克蘭並不僅僅是因為它是一只有縫的雞蛋,而是它是足以既打擊亞努科維奇這個不聽話的政客,又阻斷歐俄走近也能造成歐洲投資環境惡化,一桃殺三士的理想目標。

 

俄羅斯強人普京趁勢借機收回了克裡米亞,此舉雖不在美國人計畫之內,但卻正好讓美國人更有理由向歐盟還有日本施壓,迫使他們與美國一起制裁俄羅斯,給俄羅斯更給歐洲經濟帶來巨大的壓力。

 

從資本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烏克蘭出現危機之後,歐美與俄羅斯的關係迅速惡化,但整個西方世界一起制裁俄羅斯的結果,卻直接使歐洲的投資環境惡化,導致資本從這裡撤出。據有關資料顯示,大約有上萬億的資本離開了歐洲。美國人的兩手設計得逞了。

這就是:如果不能讓資本從中國撤出去追捧美國的話,那就起碼讓歐洲的資本撤出來回流美國。這第一步,以戲劇性的烏克蘭變局做到了,但第二步,卻未能如美國所願。因為從歐洲撤出的資本,並沒有去美國,另有資料顯示,它們大部分來到了香港。這意味著全球投資人仍然不看好美國經濟的復蘇。而寧願看好雖已處在經濟下行線上,但仍保持著全球第一增長率的中國。

 

美國經濟為什麼這麼強烈地需要並依賴國際的資本回流?原因是,從1971815日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後,美國經濟逐漸放棄實物生產,脫離開實體經濟。美國人把實體經濟的低端製造業、低附加值產業叫做垃圾產業或者叫做夕陽產業,逐漸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尤其是向中國轉移。而美國除了留下所謂高端的產業,IBM、微軟等企業外,70%左右的就業人口都陸續轉向了金融和金融服務業

這時的美國已經變成了一個產業空心化國家,它已經沒有多少實體經濟可以為全球投資人帶來豐厚的利潤。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不得不打開另一扇門,就是虛擬經濟的大門。虛擬經濟就是它的三大市。它只能通過讓國際資本進入三大市的金融池子中,為自己錢生錢。然後,再拿掙到的錢去剪全世界的羊毛,美國人現在只有這麼一個活法了。或者我們稱之為美國的國家生存方式

四、嚴防歐洲、亞洲一體化

199911日,歐元正式誕生。三個月之後科索沃戰爭爆發。

▍科索沃戰爭

戰爭結束時,歐元直線下跌30%0.82美元兌換一歐元。這時歐洲人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別人把你賣了,你還在替別人數錢。這一來歐洲人才開始醒悟。這就是為什麼到後來當美國要打伊拉克的時候,法國和德國這兩個歐盟的軸心國家,堅決反對這場戰爭。

 

科索沃戰爭就是美國人對歐元的間接金融戰爭,結果打的是南聯盟,疼的是歐元。

 

歐元的出現立刻切走了美國的一大塊乳酪!歐盟是一個27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它的出現一下子就蓋過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北美自貿區(24萬億美元—25萬億美元規模)。

 

▍破壞亞太——第三大經濟體

2012年年初,中日韓關於東北亞自貿區的談判接近成功;4月,中日貨幣互換和中日之間互相持有對方國債也初步達成協議。但此時,釣魚島爭端,黃岩島爭端相繼出現,一下子把東北亞自貿區談判,中日貨幣互換一風吹了。

東北亞自貿區一旦出現就不會止步,它會迅速南下與東南亞自貿區整合,形成東亞自貿區,東亞自貿區的產生意味著30多萬億美元規模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出現,將超越歐盟和北美

整合中東部分的西亞。這樣整個亞洲自貿區,規模將超過50萬億美元,將比歐盟和北美加起來還要大,這麼龐大的一個自貿區出現,難道她會願意用歐元或美元結算他們內部的貿易嗎?當然不會。這就意味著亞元可能誕生。

 

在「一帶一路」中發揮作用等等,它將與美元、歐元一起三分天下。

當美國人宣佈戰略重心東移,推動日本在釣魚島跟中國扯皮、推動菲律賓在黃岩島跟中國對峙的時候,如果我們還目光短淺地以為,釣魚島爭端是日本右翼鼓動「購島」後與中國的衝突,黃岩島爭端是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昏了頭找中國的麻煩。

 

美國人在阻止人民幣成為美元的有一個挑戰者

 

五、美軍為美元而戰!

人們都說,美國這個國家的強大,是由於有三大支柱——貨幣科技、軍事。實際上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真正支撐美國的是貨幣和軍事,而支撐貨幣的則是美國的軍事力量。

 

全世界所有國家軍隊的打仗都是燒錢,但美軍打仗雖然也燒錢。但卻能一邊燒錢,一邊為美國賺錢

▍伊拉克戰爭

美國打伊拉克不是為了石油,而是為了美元。

美國人在1973年下了一步高明的先手棋:讓美元與石油掛鉤,通過脅迫歐佩克的主導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做到了全球的石油交易用美元結算。如果你理解了全球石油交易用美元結算,你就能理解美國人為什麼要在產油國打仗。

在產油國打仗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油價飆升,油價一飆升就意味著美元的需求量也提高了。比如說戰爭之前,你手裡有38美元,理論上講,你就可以從油商手裡買走一桶石油。現在這場戰爭把油價打高了4倍多,達到149美元,你手裡的38美元就只夠買1/4桶石油,剩下3/4桶意味著你還差100多美元。



怎麼辦?你只能去找美國人,拿出自己的產品和資源去換美國人手中的美元。而這時美國政府就可以理直氣壯、光明正大、名正言順地印美元。這就是通過戰爭,通過在產油國打仗打高油價,打出美元需求的秘密。

1999年歐元正式啟動,薩達姆以為抓住了在美元和歐元,美國和歐盟之間玩火的機會,於是他迫不及待地宣佈伊拉克的石油交易將用歐元結算。這一下惹火了美國人,尤其是它產生一連串的示範效應,俄羅斯總統普京,伊朗總統內賈德,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紛紛宣佈自己國家的石油出口結算也用歐元結算。這還了得?這不是往美國人胸口捅刀子麼?!

美國人打下伊拉克之後幹了些什麼?還沒等抓住薩達姆,美國人就迫不及待地成立了伊拉克臨時政府,臨時政府發佈的第一道法令,就是宣佈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從歐元結算改回用美元結算。這就是為什麼說美國人是在為美元作戰。

阿富汗戰爭是在「9·11」發生之後,全世界的人都看得很清楚,美國是為了對基地組織的報復和對支援基地組織的塔利班的懲罰,才發動了阿富汗戰爭。

21世紀初期,美國作為一個產業空心化的國家,每年都大約需要有7000億美元的淨流入,才能過日子。可是「9·11」之後一個月內,全球投資人對美國的投資環境惡化,表示出了從未有過擔心和憂慮:如果強大如美國對自己的安全都不能保證,怎麼能夠保證投資人的資金安全?結果,3000多億的遊資離開了美國。

這一仗不僅是要懲罰塔利班和基地組織,還要給全球投資人一個信心。隨著第一枚巡航導彈在喀布爾炸響,道鐘斯指數迅速回升,一天之內回升600點,流出的資本開始回流美國,到年底,大約有4000多億美元回流美國。這不正說明,阿富汗戰爭同樣是為美元而戰,是為資本而戰。

▍全球快速打擊系統

因為當時是資源和產品「物流為王」的時代,誰控制了海洋,誰就能控制了全球財富的流動。

但是今天世界已是「資本為王」的時代,成百億、上千億乃至上萬億的資本,從一個地方流到另一個地方,只要在電腦上敲幾個鍵,幾秒鐘之內就能完成,在大洋上航行的航母能跟隨物流的速度,卻無法跟上資本流的速度,當然也就無法控制全球資本。

現在美國號稱可以28分鐘打遍全球,不管資本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雲集,只要美國不想讓資本在那個地方落腳,導彈就可以在28分鐘後趕到那裡。而當導彈落下去的時候,資本就會乖乖撤出。

空海一體戰

美軍過去以為,它用空襲可以打擊中國,用海軍也可以打擊中國。現在美國發現自己的力量無論是空軍還是海軍單獨使用,都不可能對中國構成優勢,必須空海聯合才能對中國構成一定的優勢,這就是空海一體戰的來由。

六、「一帶一路」:中國的太極!

「一帶一路」應該說是中國迄今為止能提出的最好的大國戰略。因為它是跟美國戰略東移的一次對沖。

「一帶一路」就是中國對美國東移戰略的一次背向對沖

美國人選中國作對手,打壓中國,是選錯了對手、選錯了方向。因為未來真正對美國構成挑戰的根本不是中國,是美國自己,美國將自己埋葬自己。因為它沒有意識到,一個大時代正在到來,這個時代將會把它所代表的金融資本主義推到最高階段之際,讓美國從巔峰跌落,因為一方面,美國通過虛擬經濟,已經把資本主義的紅利吃盡了。另一方面,美國又通過它引以為傲的領先全球的科技創新、把互聯網、大資料、雲計算推到了極致,而這些工具最終將成為埋葬以美國為代表的金融資本主義的最主要的推手。

互聯網+:斬斷美國貨幣霸權的利劍!

阿裡巴巴在去年「雙11」這天,其淘寶網、天貓網的網購銷售額一天達到507億人民幣,而在相隔不久的感恩節三天的假期裡,美國網上銷售和地面上的商場銷售總額才相當於407億人民幣,不及阿裡巴巴一家。而中國還沒有算上網易、騰訊、京東,更沒有算其他商場的營業額。

阿裡巴巴的交易,全是用支付寶的方式完成的,支付寶意味什麼?意味著貨幣已經退出交易舞臺,而美國人的霸權是建立在美元基礎上的。美元是什麼?美元是貨幣。未來當我們越來越多的不再使用貨幣結算的時候,傳統意義上的貨幣就將成為無用的東西。當貨幣成為無用的東西時,建立在貨幣之上的帝國還會存在嗎?這才是美國人要考慮的問題。

點評:未來資本通過什麼流通?正是美國一直宣導的大資料、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未來資本不再以貨幣為載體,而是資料流程!中國的電子商務、物流系統、社交媒體等資訊產業高度獨立,且日漸繁榮,中國政府宣導的互聯網+,正是斬斷美國貨幣霸權的一把利劍!


除此之外,製造業乃生產力之根基,當美國開始空心化的時候,中國除了提倡互聯網+的產業精神,還必須腳踏實地的完成自己的製造業升級!



中國製造2025

人類即將跨入一個新的社會門檻,這時的中國和美國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都站在互聯網、大資料和雲計算的起跑線上。

點評:我們應該非常欣喜的看到,在世界前五的經濟體中,各國都在以本國產業為根基,逐漸逃離美國的貨幣霸權,中國的互聯網+、日本的機器人計畫,德國的工業4.0,此謂太極幹卦中的群龍無首,吉。

 

搜尋

標籤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