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9日

台灣醫療技術榮登亞洲第一.全球第三

台灣醫療技術榮登亞洲第一.全球第三- 黃創夏 馬西屏 20151009-2 關鍵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m4hT7a7uL0

 

​北市建置智慧支付平台 民眾省手續費

北市建置智慧支付平台 民眾省手續費

發稿時間:2017/02/18

http://www.cna.com.tw/news/aloc/201702180215-1.aspx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18日電)台北市資訊局今天宣布與8家業者合作,把路邊停車費、自來水費、聯合醫院醫療費用,整合在市府建置智慧支付平台「pay.taipei」,預定3月底上線,民眾未來從平台繳錢就可省手續費。

資訊局說,最後由「橘子支GAMA PAY、街口支付、愛貝錢包、Pi行動錢包、歐付寶、ezPay台灣支付、台新銀行及玉山銀行」8家支付業者出線。

李維斌說,市府每年給代收業者的手續費高達1.37億,其中停車費、水費及醫療費用的手續費涵蓋其中的97.3%,未來平台上線後,手續費會比較低,且民眾對平台使用率越高,就能節省更多費用。

2017年2月17日

​【李開復專欄】AI時代來臨,台灣別再錯過了

【李開復專欄】AI時代來臨,台灣別再錯過了!

213


1.台灣的研究單位已經不再是亞洲一流,北京清華、上海交大、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都超過。

2.台灣沒有一個足夠大的互聯網公司可以drive AI 應用。也沒有任何一個好的AI 應用案例(大陸有BAT、今日頭條、滴滴、快手等其實都是基於AI)。

3.台灣政府和企業家對於科技的理解是比較落後的。

4.數據越來越不能跨界分享,所以如果自己沒有數據,也沒有渠道獲取數據,那就很被動了。

5.台灣創業者,因為環境封閉,缺乏世界觀,也沒有應用或典範來驅動他們,或給他們靈感。

 

2017年2月9日

Uber免費開放全球20億行程資料,供市政規劃部門、社科專家學者等

Uber免費開放全球20億行程資料,供市政規劃部門、社科專家學者等

2017-02-05

http://www.afenxi.com/post/41261

2011 正式上線至今,Uber 在從超過 450 個運營城市中積累了超過 20 億個行程訂單

 

今年(2017)一月初,Uber 決定將這些資料分享出來,提供給市政規劃部門、社科專家學者和有所需求的人。Uber Movement 平臺應運而生。

每一個行程都至少有出發地、目的地、發生時間、行程用時四個資料,四個變數。而 Uber Movement 可以讓使用者設定自己的規則,觀察這些資料的走勢變化和不同,得出結論,或佐證判斷。

 

Uber官網 已經提供了

菲律賓-馬尼拉、

澳大利亞和

美國-華盛頓特區三個案例,

採用它們過去的行程資料,分析了節假日擁堵情況、一年中主要交通幹道的承載情況,以及當路面交通與軌道交通相結合時的互補情況

2017年2月4日

Uber退出台灣 李開復三點看法夠中肯

Uber退出台灣 李開復三點看法夠中肯

20170203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203003245-260412

李開復稍早之前在個人Facebook貼文,針對Uber宣布退出台灣一事,提出三點看法(全文如下):

1Uber/Lyft/Didi/Grab/Ola/GoJak 代表的共享經濟不只是「另一種計程車」,而包括了:未來出行的趨勢(加上電動車、自動駕駛)、未來交通的創新(共享無人駕駛自動接送,大部分人不用買車了;大部分車只要載一個人,馬路交通規則都會改變)、新的工作方式(司機可以用閒置時間增加收入)、更精確的搭配帶來的方便+經濟效益+安全、從乘客到送餐送貨會讓影響力從出行到物流貨運,還有人工智慧大數據的後台更是最大的革命。以上每項每個國家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步驟。不一定要Uber來做,但是如果徹底錯過這次革命,那肯定會阻礙社會經濟的進步。

2Uber退出台灣以後,應該很難再歸來。而且,其他重要科技公司也可能會對於進入台灣有所顧慮。這又會進一步造成台灣網民對先進科技的脫軌(如今天,美國和中國大陸的網民對網絡的方便和應用,已經遠超台灣用戶了)。這脫軌又會導致科技創新的土壤無法孵化出世界一流的公司。台灣已經錯過軟體、Internet、移動互聯網、社交網路,現在又加上共享經濟。再下面怎麼辦呢?

3)是Uber不守規矩、不肯妥協?是政府部門太強硬?還是計程車行業官商勾結?這我無從得知。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的國家,無論經過協商或默許,是歡迎Uber/Lyft/Didi/Grab/Ola/GoJak的,只有少數是不允許的。所以我認為根據全球先例,一個有彈性的政府是可以談出結果的。而且,即便Uber太強硬或固執,為了讓共享經濟不至於倒退,可以先和Uber妥協容忍,再鼓勵其它的公司進來,或者支持一個本土的公司。

 

搜尋

標籤

總網頁瀏覽量